机械手表机心为何要定期洗油

 

 

我们都知道,机械手表是由发条驱动许多交错的齿轮传动来运行走时的,因为是金属长时间接触磨合,又需要保障齿轮轴承之间的稳定运行,则必然会使用到润滑油。然润滑油长时间则会干涸变质,甚至油垢会对机心金属零件造成损害。手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滴在机件上的润滑油时间长了会逐渐挥发变干;齿轮的相互摩擦会产生一些金属细屑,增加转动阻力;灰尘、纤维等不断由表壳缝隙处侵入,成为机器积垢。因此,手表使用一定周期后,便需要拆装机心零件进行清洗和注润滑油。

 

1

 

手表的洗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售后工作,一般为2-5年,劳力士则需要5-7年洗油一次。此外,在检查机心故障、调整和修配零件的同时,发现问题时也必须进行手表机心的洗油工作,因为机心在维修后会产生或杂质尘埃进入密封的机心内部,是非常有必要进行洗油程序。洗油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表部件的清洁和机件的必要润滑,从而保证表机零件的精密度,提高表机的走时精度和延长表机的使用寿命。

 

2

 

机心洗油前可能存在的问题:

1.机心零件上的润滑油干枯或变粘。这会增加机心零件运转的阻力,使机心走时不准;

2.机心内润滑油过多,会造成机心油满溢,污染机心零件,特别是污染擒纵调速机构和摆轮,从而影响机心的走时情况;

3.机心内有异物,如灰尘微粒、金属屑、纤维织物、指纹汗渍等,这些因为会导致机心的使用寿命、走时稳定性;

4.机心锈斑,潮湿或有水汽对手表之前有过侵蚀,金属零件会产生锈斑及金属疲劳,如不及时得到清理会越来越严重,对机心的金属零件具有致命威胁。

 

3

 

我们知道机心洗油便是对机心零件的重新拆装清洗过程。由于机心油污染程度不同,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种是油污少的部分如机心夹板、宝石、摆轮、游丝、马仔与弹簧等,第二种是齿轮、发条盒与螺丝。第一部分的零件较为精细,也容易损坏,第二部分油污重,所以一定要按照手表机心的状态选好清洗步骤一个一个来完成。在洗油工作完成后,还有点油工作也是非常考验维修师的工作态度,因为我们在对手表机心清洗后把润滑油清洗干净后,要做一个更换过程,就是重新点滴新油在每个需要润滑油的地方。这个工作尤为重要,否则会对手表造成严重损坏。

 

最后,不管是在拆机心还是安装机心都是需要极高超的技艺与智慧,还有洗油的原材料及润滑油都是需要有严格标准来执行或采购的,切不能盲目找无资质的钟表维修清洗,一定要找正规专业的钟表售后门店来对自己的爱表负责。

DiorGrand Soir Kaléidiorscope系列顶级腕表

 

Dior Grand Soir Origami腕表致敬折纸艺术(origami),为众人生动演绎了源自旭日之国的这项精巧技艺。迪奥设计工作室从传统折纸工艺获取灵感,将品牌的制表工艺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2016072909452834674

奢华是不证自明的。在迪奥尤其如此,不同艺术间的交流清晰可见,而影响则共同分享。迪奥的时装设计工作室和高级腕表作品诞生地之间的融合是自然而然的。腕表不仅仅是腕表,还是迪奥高级订制和成衣双重文化的鲜活证明。

 

DiorGrand Soir Origami系列顶级腕表

 

“日本版画风格壁画从楼梯一直延伸到天花板。这些模仿葛饰北斋(Utamaro)和喜多川歌麿(Hokusai)的壁画作品就是我的西斯廷大教堂,”克里斯汀·迪奥在回忆录中对童年时代家中那处位于诺曼底格兰维尔的大宅一楼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对日式风情的喜爱促使这位服装大师推出了迪奥一九五三春夏高级订制女装系列,其中就包括那条著名的“日式庭院”连衣裙。迪奥希望通过丝般柔软的面料塑造建筑一般的结构之美,以此暗喻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那时起,迪奥便与这个东方岛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072909453973835

Dior Grand Soir Origami腕表致敬折纸艺术(origami),为众人生动演绎了源自旭日之国的这项精巧技艺。迪奥设计工作室从传统折纸工艺获取灵感,将品牌的制表工艺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Dior Grand Soir Origami腕表的珍珠母贝表盘缀有钻石、粉色和黄色蓝宝石、尖晶石并雕刻精美的海蓝宝石,交映出一副生动的微型图画。表圈镶嵌蓝宝石、钙铝榴石、锰铝榴石及三角形或长方形切割钻石。腕表搭载Zenith“Elite681”自动上链机芯,底盖覆以透明的蓝宝石水晶,并以珍珠母贝材质勾勒出精致的蕾丝点缀,摆陀摇曳间,镂空图案间若影若现,曼妙尽显。

 

表带以漆皮及缎面材质拼接而成,以此致敬迪奥工作室的精湛工艺及服装设计师们的非凡设计才能——正是他们让面料拥有了丰富的内涵、灵动的质感和玲珑的廓形。每一款DiorGrand Soir Origami腕表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

品鉴帝舵风尚系列38毫米腕表

 

 

1

 

帝舵风尚系列加入1950年代至1970年代传奇表款的美学元素中汲取灵感,展现优雅精致的线条。此设计风格复古时尚的腕表,佩戴舒适并展现优雅风范,适合任何场合佩戴。今天腕表之家就为大家带来一款帝舵风尚系列38毫米腕表的品鉴,腕表的官方型号为:m12510-0015。

 

表盘是腕表的重要部分,举足轻重,因此帝舵十分重视表盘设计。风尚系列的表盘经过涂漆处理,色彩更具深度,钟点标记依次点缀其间,令人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表款特色,例如12点和6点钟位置的双钟点标记,细致入微的抛光修饰,流露出现代风格。棒形指针的立体设计,四个切面精致优美,令腕表闪耀夺目光华。

 

帝舵表是有生命,有脉动的。它将带你进入细微精密世界。所有的高科技部件均经过严密测试,巨细无遗,即使最细微的部分也不放过,可说是严格得几近痴迷的程度。

 

帝舵风尚系列腕表轻巧的表耳辅以流线型的中层表壳,与圆锥形表冠遥相呼应,线条流畅。

 

腕表搭配的为不锈钢表链,五格链节(三宽两窄)表带也是磨光及缎面磨砂相间,配备摺扣,并以公认精湛的技术打造,确保佩戴舒适。

2

不同防水系数的手表到底能做什么

 

 

内容提要:很多购买了防水表的消费者会觉得奇怪,为何他们购买的防水手表,防水深度不浅,然后却有诸多的行为限制,说好的防水表怎么“货不对板”了呢?

 

57987101e1113

手表的防水依靠表镜、后盖、把头等处的防水胶圈而达到相应的标准。防水深度多半标示于指针轴心与于6点钟位置之间,例如防水300米为30 ATM、300m或300meters,或是表后底盖上Water Resistance、Waterproof字样。往往刻着“防水XX”,对此大部分消费者都会理解为此腕表具有“XX内深度防水”。消费者对于字面的理解,看似并没有任何问题!

 

每当水下深度增加10m,会增加相当于一大气压的压力。依照这个原理,使得一般制表厂均以压力计来测试手表的防水性能。所以有的制表厂会以标示抗压值,即单位标示bar或atm,来表示其防水数值。防水XX米只是手表在实验室环境下的耐压性能,与现实佩戴情况下的耐压能力不完全是一回事。

 

那不同防水系数的手表到底能干嘛?

 

防水或防水30米

适用于日常使用,防雨水、溅水,不适于游泳、浮潜、水上作业、捕鱼等。

 

防水50米

适用于游泳、淡水漂流,非浮潜相关工作、捕鱼。

 

防水100米

适用于休闲性质冲浪、游泳、浮潜、帆船等水上运动。

 

防水200米

适用于专业海上运动及激烈的水面运动。

 

潜水100米

潜水表中最低的标准,适用于相应深度器械(水肺)潜水,不适用饱和潜水。

 

潜水200/300米

适用于相应深度的器械(水肺),不适用饱和潜水。

 

混合气体潜水300+米

适用于饱和潜水(富氦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手表的防水性能并非永久不变,手表可能因为受到防水圈老化或者意外的撞击等而影响到手表的防水性能。

为什么手表不能在晚上调日历?

 

 

内容提要:日历表是指带有日历功能的手表,这种功能是除了“显示时分”之外最实用的功能。所以现在很多品牌的手表都带有日历功能,日历手表的保有量非常大。在实际的使用中,经常有人问“手表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期间能不能调校日期?”

 

57189838ad540

从科学的角度讲,手表到底能不能在晚上调节日历呢?

 

这个时候肯定要先讲一讲手表日历功能是如何运作的。

 

(本文以常见的ETA7750机芯为例,本来是带有日历和周历的,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取下了周历圈)

571898532dbd1

手表的日历一共有31个数字,按顺序排列在白色环形的日历圈上面,代表一个月31天。日历圈的内部有31个齿,通过日历固定卡杆(上图蓝色)卡住齿间的凹槽就可以让日历环不发生转动,这时日历窗口(上图绿色)显示的日期就不会改变。日历的更换都是发生在晚上,因为晚上大家都在睡觉,此时对使用的影响最小。日历拨字轮(上图黄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动,每24小时转动一圈。

 

每到了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期间,日历拨字轮上面的一个尖角就会转到日历圈内侧的齿间,逐渐地带动日历圈做顺时针运动。当达到一定的力量时,日历固定卡杆(上图蓝色)就会放开,让日历圈顺时针转动一个齿的位置,并迅速卡住下一个齿,固定住日历环。此时,日历的自动转化就完成了。而日历拨字轮(上图黄色)继续转动,在24小时后重复这个过程进行下一场的日历更换。

5718986f14f83

而日历的快速调节是使用日历快调齿轮(上图红色)直接推动日历环发生顺时针转动。当手表指针显示的时间不是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的时候,日历拨字轮(上图黄色)的尖角并没有和日历圈的内齿相接触,所以在白天对手表进行调节日历是没有问题的。

 

可当手表指针显示的时间是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的时候,日历拨字轮(上图黄色)的尖角已经和日历圈的内齿相接触了。此时,如果再使用日历快调齿轮(上图红色)进行调节,就可能导致齿轮磨损,甚至齿轮断裂。以至于手表的日历功能损坏。

 

这样,“晚上8点到第二天的凌晨2点”这段时间就可以叫做是日历手表的调节禁区。

 

日历手表的禁区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各个品牌的钟表设计师都在寻找解决的办法。所以后来,也发明了不少的结构来避免日历手表的禁区。比如常见的“弹性齿尖”日历拨字轮。

57189886257ce

这些钟表冷知识专家也不一定知道

 

 

内容提要:这些腕表常识,因为不是经常听别人谈起,也不是经常能了解到,所以有一种让人觉得很冷的感觉,但是这些知识又是表迷养成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知识点,所以知道这些知识对于想要了解更多腕表知识的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57513ff0f0994

什么是“珍珠陀”?

珍珠陀的英文名为“mini-rotor”,最早问世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不同于传统摆陀和夹板并排独占一个水平空间的局面,这种小型或mini型摆陀则是“藏身”于夹板中,这就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当然也节省了空间,所以机芯才会变得更薄。但这样做的一个缺陷是因为要搭配比较细的发条鼓,所以动力储备也就不会很长,而且为了节省能量,一般也不会加装其它模组,也就是功能不会太复杂。另外,由于珍珠陀体积较小,所以受手部摆动或地心吸力的影响也自然较少。但是这样的话,机芯的运转能力也会相对逊色,为了最大程度上克服这一缺陷,很多大牌手表都会不惜血本采用贵金属材质制作珍珠陀,比如黄金、红金、白金、甚至铂金,所以超薄手表造价不菲是有原因的。由此,珍珠陀的三个明显特点就是:小,美,贵,称其为“珍珠陀”不是没有道理的。

 

5751400f8554d

什么是“卡罗素”?

说起卡罗素,就不能不提陀飞轮,而且先是有了陀飞轮,再有卡罗素,所以两者关系是很密切的。我们都知道陀飞轮是宝玑大师发明的,而且宝玑大师早在1795年就发明了陀飞轮,但是由于当时陀飞轮制作非常困难,因此价格也特别昂贵,所以陀飞轮问世两个世纪后全世界也仅制作了数百个而已。而卡罗素当初问世的时候,就是为了克服陀飞轮的这一问题而发明,1892年居住在伦敦的丹麦籍制表师Bahne Bonniksen简化了陀飞轮的旋转擒纵装置并为此取得专利,同时把这种装置命名为卡罗素—Karrusel,即英文carrousel“旋转”的意思,也叫偏心陀飞轮,因为仍然酷似陀飞轮,很多人分辨不清,也有人嘲笑卡罗素为“伪陀飞轮”。不过,因为实际上并未达到发明者当初设定的要比陀飞轮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目的,所以卡罗素也曾一度“销声匿迹”。

 

57514001df7ac

什么是“芝麻链”?

芝麻链,顾名思义,看着就像一串芝麻一样的链子,的确也是如此,它的样子宛如一粒一粒芝麻串在一起。不过有的人会说,我看着也很像自行车的链子,那为啥不叫“单车链”装置呢?或许是那时候还不兴自行车,也或者是这个名字也稍微有点“low”的缘故吧。言归正传,“芝麻链”是为解决发条输出力矩存在差异引发钟表走时不准这个问题而发明的一种类似芝麻串在一起的系统、结构或装置。因为制作非常复杂,拥有这项技术的制表品牌也是寥寥无几,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只有宝玑朗格和真力时这三个钟表品牌,所以堪称是比较罕见又超“华丽”的装置。

 

575140291b874

什么是“猎人怀表”?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奇怪,但是理解起来并不难,顾名思义,猎人怀表就是猎人打猎时使用的怀表。但是它背后的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想当初流行怀表的时候,其佩戴者基本都是非富即贵,因为怀表本身的材料、做工、装饰等决定了其的奢侈品属性,所以一般人买不起,也用不起,很多时候都是富贵阶层的玩物或配饰,换句话说,不管是在什么文明下,猎人和农民基本都相差无几,作为社会底层的代表,根本负担不起当时怀表这样奢侈的物品。所以,这里的“猎人”只是代表富贵阶层一个打猎的爱好,这样说就不难理解了。一些富人们的爱好就是喜欢原生态,今天很多登山、越野、潜水等比较亲自然、比较原生态的活动也多是富人们在玩。而之所以叫猎人怀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同于没有上面那个表盖的普通怀表,它有一个可以把表镜保护起来的盖子,因为打猎时的剧烈运动很容易把表镜损坏,这样刚好起到保护作用。

 

57514035efe1a

什么是“三针一线”?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小三针”和“大三针”,才能理解这一个问题和下面的那个问题。“三针一线”就是在小三针的基础上,把时针也独立出来单独显示,一般会出现在表盘上部12点钟位置上,这样从上到下,时针,分针,秒针分别独立显示,刚好三针一线,不过有时也未必是在一条线上,这样的指针显示形式又被称为“规范指针”,同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会提高时间显示的精确度,或许吧,但是读取时间的过程会变长,所以笔者宁信这主要还是为了不同审美的需要。

 

5751404288685

什么是“五针同轴”?

而“五针同轴”则是在“大三针”的基础上,把日期显示,星期显示等也指针化,而且和时分秒针同轴显示,为了分辨不同指针的含义,指针的长度,形状和颜色会有所不同,而且不同于窗口显示日历的形式,指针显示日历也不再是“瞬跳”的形式,而是“爬坡”的形式,这样耗能会比较少,但是几个指针叠加在一起,会让中心轴部分变高,进而表壳变厚,同时变高后的表盘中心轴部分也会相对脆弱些,抗震能力同时变弱,可谓有利有弊。

 

5751404daa69e

卡地亚名表:多变椭圆艺术

从1847年开始,卡地亚几乎每一件作品都带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Baignoire系列腕表更是在简洁中体现了源于且高于生活的艺术。这系列的腕表将椭圆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从规矩的椭圆到横向的椭圆,还有扭曲的椭圆,让人不禁陷入对生活哲学的深深思考。

1044014.png.scale.2000.high_副本

 

 

 

为了能陪伴优雅女士出席每天的重要时刻,卡地亚推出了全新Baignoire系列腕表,呈现出一个华丽且百搭的形象。Baignoire系列腕表的特征是椭圆形表壳,灵感是来源于令人产生联想的浴盐。这一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最初由Louis Cartier 设计。直到1956年,这款内曲椭圆形的手镯腕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但已经与Tank和Santos系列拥有了相同的地位。到了1968年,腕表系列又添伸长款和超大型款,同时衍生出多个不同的创新款式,直到1973年,腕表才被命名为Baignoire。

639770.png.scale.1000.high_副本

 

 

 

 

除此之外,卡地亚的Cartier Libre系列同样以椭圆形为主打设计元素,其中的Baignoire Hypnose腕表在这个经典的椭圆形上加以变化,将经典的拱状椭圆形外壳横向旋转180度,形成一个横向的椭圆。这款腕表同样采用18 K镀铑白金表壳,并密镶钻石,钻石共重4.13克拉。罗马数字时间刻度随表盘的造型伸展变形,内部则采用9770 MC手动上弦机械机芯。 另外一款以椭圆形演变出的造型是Baignoire小型款腕表,这款表的表壳会让人联想起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这个看似将椭圆形扭曲的表壳,似乎能引发人们对时间哲学的无限深思。它与前两款有着同样的元素:18K镀铑白金表壳,表盘上有银漆阳光放射纹。不规则的表盘上密镶着共重4.15克拉的圆钻,白色绢丝表带搭配18K镀铑白金镶钻表扣。

639932.png.scale.1000.high_副本

 

 

 

 

如果想要找一款既能在所有场合佩戴、又能与所有服装搭配的腕表,Baignoire腕表系列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同时又不会太过招摇,而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形体幻化为华丽且充满艺术感的腕表造型才是设计的真谛。

u=2328530309,3829010024&fm=21&gp=0

劳力士经典运动表款的传奇魔力

• 劳力士探险家一号 Rolex Explorer I

Rolex Explorer I 一向是劳力士最热门、最富吸引力的表款之一,黑色面盘和3-6-9 阿拉伯数目字时刻刻度赋予了 Explorer I 兼具典雅和运动的迷人气息。社会名流、影视红星的热爱,萤光幕前、流行杂志与钟表杂志的大幅报导,更让 Explorer I 在港、台、日变成时尚的宠儿。引发这潮流的始作俑者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概是日剧「恋爱世代」 (Love Generation) 里的木村拓哉。因为「恋爱世代」的大受欢迎,该剧中不时出现的那只水晶苹果以及木村拓哉在剧中所戴的 Explorer I Ref. 14270 等相关商品,也都因而连带被炒热 。

撇开追星族的狂热,Explorer I 本身其实就是十分吸引人的手表,是劳力士专门为探险家 (Explorer) 的需要所制造的性能表款。Ref. 6350 Explorer 具有高可读性面盘设计,其表壳也经过特别的强化,并且可以依需求使用特制的润滑油,让这只手表在 -20° C 到+40° C之间运作都不会因黏性改变而影响准确度,所以无论是在 Hillary 和 Norgay 登顶圣母峰之前和之后,很多探险队就都依赖Ref. 6350 为其计时配备。Explorer (I) 最具特色的面盘其实并非全新创意,其 12 点钟的大三角形标记在 1930 及 40 年代、具有阿拉伯和罗马数字面盘的一些 Rolex 表款就已经被广泛使用,而 3-6-9 阿拉伯数字和长条状 (bar) 点钟刻度则在早期的椅垫式蚝式表款 (Cushion Oyster) 就已运用。然而,这些已出现过的元素以一种独一无二的姿态结合呈现,就造就了 Explorer 鲜明澄澈、无法错认的经典形象。

1

 

 

 

 

• Rolex Submariner潜航者型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过自从百年前手表问世以来,水分 (water)、灰尘 (dust)、磁力 (magnetism) 和震动 (shock) 就是手表的四大敌人,Rolex的创办人Hans Wilsdorf看出防水手表的潜力,持续不懈地改善表壳的精密度、表面水晶镜片的密合度和表冠系统,来改善手表的防水性能。1927 年,Mercedes Gleitzes 女士佩戴 Rolex的 Oyster 游泳横渡英伦海峡,劳力士一夕成名。耐用、准确和防水的运动表形象和劳力士一起深刻烙印在一般民众的心中。劳力士在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只防水表后,对潜水表方面的开发,也一直不遗余力。然而,今日我们所谓的「潜水表」真正进入一般人的生活其实一直要到 1954 年,Rolex 推出了其革命性的 Submariner Ref. 6204 才算大功告成。

1956 年劳力士又推出现在被称为 James Bond Submariner 的 Ref. 6538,防水可达 200公尺 (660英呎)。当时正值战后民间洋溢炽热的运动和探险风气,加上传媒无远弗届的推波助燃,潜水及运动表的风气,至此可为已经锐不可挡。1960 年,劳力士曾制作数只实验用的潜水表款 (Deep Sea Specials),外挂在美国海军潜舰 Trieste 号上,并潜入世界最深之马里安那海沟 (Mariana Trench) 达 10,908 公尺,自此奠定了劳力士在潜水表中的领先地位。1971 年劳力士开发出具备排氦气阀,并防水 610公尺 (2000 英呎) 的 Sea-Dweller。隔年初在法国马赛海域就由 M. Patrice Chemin 与 M. Robert Gauret 在氦氧混合气环境下配戴此一表款潜入海中水深 2000 英呎处(约 600 公尺),且连续 18 天,并成为正式的世界纪录。

2

 

 

 

 

劳力士Rolex GMT-Master II 格林威治型 II

1954 年的 Basel 表展,无论对劳力士公司或是世界表坛来说都是个值得志念的时刻。这一年,劳力士公司在表展上一举展示了专为运动家设计的 Explorer、潜水员的 Submariner 以及一般消费者的 Turn-0-Graph,一举将功能表 (Utility Watch) 的观念转化为真正的具体形象,并引领了整个表界的风骚趋势。这项成就固然是劳力士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当年劳力士的公共关系主管、本身就是多项运动热爱者的 Rene-Paul Jeanneret 其实也在概念的成型和塑造上贡献良多。也正由于劳力士在功能表的设计和制造上明显领先,吸引了当时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泛美航空( Pan-Am) 的高度兴趣,希望能设计出一款专为他们穿梭各个时区之间的机师所设计的实用手表。泛美航空和 Rene-Paul Jeanneret 接洽后,两家各自在市场上称霸的公司相互合作,结果促成了同样著名的 GMT Master。

GMT Master 不但深受民航界的信赖,军方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战斗飞行员也纷纷佩戴。NASA 在 1940 和 50 年代开始了一连串向飞行速度和高度的试验和挑战,终于在1967 年由 North American X15 试验机创下了 4,534 mph (7,269 kph) 或是 6.72 马赫的世界纪录,今日依旧无人能破。X15 的创纪录驾驶 Pete Knight 配戴的便是G MT Master,他赞赏 GMT Master 在离地 45,000 英呎的高空上, 承受激烈的操作和 3.5 G以上的离心力,却依旧运作正常而且维持着天文台表的精准水准。Ref.1675 不但受到泛美航空以及其它为数更多的民用飞机机师的喜爱,在一般消费者群中更大受欢迎,畅销近二十年,可说是劳力士最畅销的表款之一。

3

 

 

 

 

光环的背后

看完这么一大段,我想你现在应该比较可以想象为什么有人肯花十万元买一只劳力士手表的理由了吧!那理由其实就深藏在每一只劳力士手表背后的时空故事里。注视每一只劳力士表,缅怀过去的传奇故事,即使无幸在历史里躬逢其盛,却有机会在当下的每一刻亲身体验。凝视着手腕上的劳力士表,除了体验时间的奥妙,怀想着这小小时间机器的诞生和未来,更可以触动着人和人之间信任的情愫,而其实这正是一般人不曾注意到劳力士品牌成功的基石。

想象一下在劳力士的日内瓦总部,穿著雪白工作服的劳力士制表技师运用最先进的工具机,几近静默地以旋刻机和线锯雕刻每一个机芯的零件。每一个零件的尖角都经过打磨圆化,拋光到几乎可以散发出光芒。即便消费者看不到背盖下机芯里的这一切心血,劳力士依旧近乎仪式性地将每一个步骤做到尽善尽美。每一只劳力士手表在通过劳力士自身的验证前,必须经过两百位以上的技师各尽其责、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专研劳力士的收藏家 James Dowling 曾说过劳力士的手表基本上都是 Over-Engineered 的产品,劳力士所坚持的品质标准其实远比消费者所期待和需要的来得高出许多。倒不是劳力士喜欢乱砸钱,而是这就是他们要求完美的制造方式。

事实上,每一只劳力士手表在离开日内瓦前,它们还须通过一连串高科技仪器设下的测试障碍,才能通过劳力士的品质控管。每一个面盘、表圈和上链陀都必须通过括痕、灰尘以及其它外观上的任何小瑕疵的再三检测。表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最终的装配位置,更以显微镜检视,反复不畏辛苦地调整到完全正确的位置。另外,检测室里还有加压舱严苛地测试每一款劳力士手表的防水性能,只有通过所有必要测验的手表才能标记上劳力士的封印。而这正是戴上劳力士表的独特情愫,你深深知道它是一群人用他们一生锻炼出来的精湛手艺,以坚持专注得近似偏执的态度锻造出来的,他们珍视你手上的腕表一如你自己。

这就是劳力士手表的秘密,它像我们手腕上的小小时空机器,举手之间让我们在转瞬之间就能遁隐到过去的时空里。在那个时代,没有靠电流脉冲驱动的芯片,世界在手工锻造的齿轮间依序运行。无关魔力,只要我们聆赏、感触、信任和期待,时时刻刻都能感受。

4

好声音更名为新声音,来看导师都是如何戴表hold住全场

 

 

voice

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为这个夏天带来了许多的精彩时刻以及动听的声音。不过在经历过第四季后,由于商标侵权都问题,第五季的好声音而暂时更名为中国新声音,但是这依旧不影响节目原先的热度和影响力,甚至还制造出了更大的热度,让节目还未开始就赚足了观众的焦点。

 

haoshengyindaoshi

当然,节目除了选手们的精彩歌声外,也少不了导师们的精彩点评和主持人的快嘴主持功力(尽管第五季华少换为了李咏,不过毕竟也是名主持)。下面就来盘点导师们都是戴什么手表来hold住全场的。

 

 

汪峰与爱宝时

提到中国的摇滚乐代表人与,那么不得不提到汪峰,从最初的鲍家街43号乐队发起人,到如今的摇滚地位,汪峰着装风格就和他的音乐一样放荡不羁。而提到汪峰的着装,那么一定少不了皮裤,到带点朋克的时尚元素,宽大的表盘、外型劲酷的别具一格的腕表才符合汪峰这类爷们的豪放气场。

wangfeng

而汪峰在节目中经常佩戴的就是爱宝时EPOS的手表,爱宝时在瑞士享誉盛名,得到众多名流的青睐与追捧。而汪峰所佩戴的这款爱宝时腕表,采用独特设计的全镂空表盘,在蓝宝石镜面下可以清晰的看到机芯运转,而几何形状的表盘典雅而又大方,搭配简约的条形刻度,整体给人的感觉十分的干练不失品位。

 

 

那英与劳力士

作为歌坛一姐,她好爽、直率、幽默,深受广大歌迷的喜爱。除了在歌坛界享誉名气之外,那英不论是在时装还是在手表的搭配上,也有着不俗的品味与见地,这也让这位一姐摇身变为时尚教主。而那英所佩戴的手表也足够经典,别具品味与风格。

naying

那英所佩戴的劳力士潜航者系列116610LV,硬朗大气的外型与那英的气场相得益彰。劳力士可谓是最早进入国内的瑞士钟表品牌,在手表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和那英在歌坛的地位一般,很适合那英在好声音舞台上的好爽干练气质,能够轻松hold全场。

 

 

庾澄庆与万宝龙

相信大伙都听过情非得已、让我一次爱个够等经典脍炙人口的歌曲,而这些歌曲都来自音乐顽童与庾澄庆的作品。作为导师的庾澄庆,在个人的穿着搭配方面可谓是十分讲究,穿着亦是十分嘻哈,符合他本人的性格与喜好。而腕表的选择搭配方面也是如此。

yuchenegqing

庾澄庆所佩戴万宝龙手表,棕色的表带搭配玫瑰金表圈的腕表,可谓十分经典的组合搭配,让男人在各个场合都能够应对自如,可谓是十分经典百搭的手表。

 

 

周杰伦与艾美达

周杰伦的歌曲可谓了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满满的都是青春记忆。而如今成家之后的周董,在穿着方面也变得更加时尚起来,应该少不了老婆的精心调校与指导吧。

zhoujielun

周董在不少场合都曾佩戴过艾美达手表,这款手表采用40毫米直径的超薄精钢表壳,形似刀刃。白色的表盘摆脱了以往的复杂设计,采用了更为简约典雅的风格:柳叶形指针在表盘上轻轻滑动,饰上纤细的几何时标,精致典雅。而表款采用背透设计,可以通过背透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以及制表大师精湛的制表工艺。

机械表为什么不能摔

 

 

内容提要:机械手表常见故障就是走时不准确,尤其是当手表不慎跌落到地上,那重力加速度,给手表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可能的损伤,一个是手表外观上的,比如:表壳磕伤,划伤,表把歪斜或表玻璃破裂;另一个是手表内部的,包括表盘变形,字符脱落,表针脱落,夜明脱落,此外还有机芯部件上的。

 

57875086dd4a9

 

在手表机芯零件重最“娇气”的,当属于摆轮和游丝。摆轮是因为它的轴椎非常的细,大约只有0.10mm,摆轮在手表内做高速震荡旋转,摆轮的整个质量都要靠它来支撑。

 

机芯中的游丝(Hair spring) 实际上是个微小的螺旋状的弹簧,其形状被称之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大约盘了10圈多点,用一种成分极为复杂的镍基资料制成。它是维持摆轮的机械震荡中最重要的零件,它的安装,调校,形状,在快慢夹中的间隙是决定手表走时精度的最关键部分。

 

现在的手表,频率多为 28800/时的震频,游丝比较硬,间距也小,手表在被摔了以后,游丝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变形。

 

5787509335409

 

其中,以水平变形为最多,游丝不同心了。 还有,它可能会在工作游荡的过程中,蹭到游丝外桩上。其故障表现为,手表容易停走,走时变快,具体快的程度要看游丝解除到外桩上贴紧的程度了,严重的,可以一天快到2小时。

 

很多被维修过的手表(特别是ETA机芯的),发现游丝无一例外都水平位移和变形,而且,都是游丝的第二圈蹭到了游丝的外桩上面。在修理上,需要用镊子给游丝坐个精心的矫正,务必保证同心,保证它的螺距,平和圆。

 

5787509eba008

 

如果发现手表不慎被摔了以后,出现走时停和伴随时变的极快现象,那多半回是游丝变形了。当然,还有可能别的部件也同时发生故障。  请及时拿到维修点进行检测维修。